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则调查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重心已进一步下沉至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其中教育领域是吸纳毕业生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主体,从教群体就业重心下沉现象更为明显。
报告数据来自《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202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职业类是“中小学教育”(8.5%)。202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教(即在“公办中小学校”任教)群体中,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为84%,高于全国本科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59%)。
而且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教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2022届(84%)较2018届(78%)提升了6个百分点。
此外,直辖市对本科学历“新教师”吸纳能力减弱,2022届从教群体中仅有3%在直辖市就业,较2018届(9%)下降了6个百分点。报告分析,一方面,这可能与各地积极引导大学生回家乡就业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小学逐渐提升了新引进教师的学历门槛有关。
从收入来看,上述调查数据显示,2022届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教本科生月收入为4468元,较2018届(4090元)增长378元,但低于2022届全国本科平均(5990元)。不过,该群体的就业满意度不仅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2022届:77%)且增长明显。数据显示,2022届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教本科生就业满意度为84%,较2018届(75%)大幅提升9个百分点。
报告称,在各地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近年来不少大学生主动选择在家乡寻求发展。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中小学任教是不少留乡发展大学生的理想工作。
数据显示,2022届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教的本科毕业生中,93%属于在家乡(即生源省与就业地相同)从教。该群体的就业满意度为85%,略高于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教本科生平均水平(84%)。
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当教师,虽没有优厚的薪资待遇,但是不妨碍他们收获更好的就业体验。麦可思对2017届毕业半年后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教的本科生的跟踪研究中发现,该群体毕业五年后仍有超过3/4留在“小城”坚守教师岗位。
报告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教育部加强政策引领,优化培养方案,努力引导更多优秀毕业生到基层任教、到地方任教、到乡村从教。要让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提升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至关重要,这还需要各方不断提高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