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刷”,可以在食堂用餐、到图书馆借书,甚至可以解锁宿舍门禁……今年开学季,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8所高校实现手机与校园卡功能“二合一”。记者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了解到,高校手机校园卡的服务能力不仅覆盖校内支付、身份认证的各个场景,同时还可以实现全国百城公共交通搭乘,真正实现了一部手机“畅游”校内外。
校园卡“藏”进手机里
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学,今年北京师范大学不少新生的手机里都开通了一张手机校园卡。今天上午,记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学六”食堂看到,学生们只需掏出手机靠近感应区,不用解锁手机屏幕,就可以实现扣费,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秒钟。
“学校食堂、超市都可以直接刷手机,还可以坐公交坐地铁。平时只需要拿手机就可以出门上课,校园卡再也不怕丢了!”目前在读研二的郝同学说,相比以往使用实体校园卡,手机校园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省事。
如今,手机校园卡不仅仅是一张饭卡、阅览卡,甚至还可以当宿舍钥匙。大二的张同学说:“我们学生公寓安装了智能门锁,只要手机靠近门锁,就可以自动解锁,避免了忘带钥匙的尴尬。”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王兴建老师告诉记者,早在2017年,北师大便推出了基于扫码方式的虚拟校园卡,今年6月开始推出手机校园卡。相比以往的扫码方式,手机校园卡和实体卡具有同样快速稳定的刷卡体验,且具备了扫码方式的便捷与智慧。同时,手机校园卡又避免了卡片遗失带来的损失,减少了补办卡片的麻烦。推出仅短短3个月的时间,开通手机学生卡的学生数量已经达到7000多名。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手机校园卡可以实现“一卡两用”:校外是交通卡,可以刷公交和地铁;校内是手机校园卡,用于校园消费支付和身份识别。现在,北师大手机校园卡已经支持所有品牌NFC手机,只需碰一碰,轻松实现食堂超市消费、图书借阅、出入校和楼宇门禁、体育场馆、挂号就医、教学楼打水、自助打印等校园卡功能,从而为师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和智慧校园体验。
数字化赋能智慧校园建设
为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积极践行北京市推动智慧校园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北京金控集团所属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自2021年起不断探索高校场景应用,以数字化赋能智慧校园建设。为在京高校师生提供便捷的数字化生活新体验。
2021年9月,北京一卡通正式推出集身份识别、乘车优待、市政交通一卡通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北京高校电子学生卡”,并在北京交通大学等部分高校率先试点应用。2022年10月,依托数字化解决方案,北京一卡通联合北京大学共同推出全国高校首张同时支持智能校园卡和交通卡应用的“北京大学电子学生卡”,该卡一经推出即受到师生用户的广泛好评。自此之后,北京高校电子学生卡全面升级,正式迈入“数智化”时代。
从实体卡到电子卡,从多张卡到一部手机,数字化正在让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美好。截至今年9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0余所在京高校已开始发行NFC北京高校电子学生卡及教工卡。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8所高校已同步加载校园场景应用,真正实现了校园卡与交通卡“二合一”。
线上开通解锁校内外多场景应用
北京高校电子学生卡办理方式非常简单。以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学生卡开通为例,在校师生登录“北京一卡通”APP,点击首页“高校服务”,选择“添加一张高校电子学生卡”,在页面中找到“北京师范大学”,完成身份认证后即可即时免费开通。
全面升级后的北京高校电子学生卡可实现全流程线上智能管理,在校师生可通过“北京一卡通”APP自助完成卡片申领、充值、延期、身份认证等操作。北京一卡通数字民生事业部电子学生卡项目负责人高川介绍,北京高校电子学生卡与实体校园卡共享校内账户,如合作高校已完成校园卡功能加载,在校师生绑定该功能后可刷手机在宿舍、食堂、图书馆、超市、水房等校园场景使用,使用时手机无需连接网络、无需解锁,轻轻一碰即可完成刷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用户持高校电子学生卡在北京市域内乘坐公交可享2.5折乘车优待。同时还可以在全国300余座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使用,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用户外出旅游、节假日返乡的出行需求。
今年8月下旬起,北京多所高校迎来开学季,为向更多师生宣传普及北京高校电子学生卡的便捷服务,北京一卡通联合移动运营商全面启动“NFC电子学生卡入校推广活动”,面对面为在校师生提供产品科普、开卡指导、问题答疑等服务,受到师生群体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认可。
2023年开始,北京一卡通不断深化数字民生领域的拓展,正积极构建以北京电子高校学生卡为代表的民生服务领域的产品体系。截至目前,北京一卡通已累计服务首都30余所高校20余万师生,越来越多的师生正在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
高川表示,未来北京一卡通还将继续以数字技术为教育行业赋能,助力更多院校拓展“生活+交通”应用场景,提供“交通+”多层次解决方案,助力高校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实现更全面、更便捷、更开放的智慧校园建设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