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SERVICE PROJECT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北京易探商务调查私家侦探公司

电话/微信:1891118883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建外SOHO6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流浪大师现身成都,众人围观无法低调,追随者们是不是“病”了?
时间:2019-05-18 16:54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流浪大师”沈巍15日晚从广州来到成都,今日(5月16日),沈巍参观了武侯祠和四川省博物院。

 
 
视频截图
 
红星新闻记者在省博见到沈巍,一些网友和围观群众纷纷拿出手机拍摄,也有群众拿出书本让他签名留言。沈巍明天还会在成都停留,继续参观成都博物馆、永陵博物馆和杜甫草堂。
 
他说:“成都是个文化积淀很厚的地方,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我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到成都。我梦里经常梦到杜甫草堂,我明天要去杜甫草堂,看看那里到底是不是我梦里的那个杜甫草堂。四川还有很多地方都想去看看。但现在身份不允许,我不能决定自己,按理说我应该自己悄悄的来看展,但是我现在没办法悄悄地,按网络语言说就是‘想低调,实际不允许’。”
 
他说:“希望各位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不一定是硬件方面的,带孩子看博物馆,看书,参观景点也是一种学习。”
 
延伸阅读:
 
流浪汉成网红,为何现在的他有点烦?
 
“复旦毕业高材生” “上海某区审计局公务员”“妻儿车祸去世流落街头”此前,上海街头一位“身世离奇”的流浪汉火了。
 
在上海车水马龙的街头,一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席地而坐,蓬头垢面但语出惊人。面对陌生人的镜头,他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左传》《尚书》,谈企业治理,谈各地掌故,也告诫人们“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一个多星期前,有好事者将他这反差的形象拍成短视频并上传网络。很快,这个流浪汉成为了坐拥大量粉丝的网红。
 
 
金句“流浪大师”走红网络
 
因为经常蹲在地铁里和路灯下看《尚书》、《论语》等书籍,且说出来的话颇具文采与思辨性,这个流浪汉火了。
 
在快手等短视频网站上流传着各种各样有关他的影像。在地铁站里、在各家店铺门口、在马路边,他跟行人探讨西汉名将周亚夫、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谓的成功学大师陈安之……
 
有关《左传》、《诗经》、《了凡四训》、《菜根谭》等古书的解读,他随口就能说上两句,偶尔膝盖上搁着两本待阅读的书籍……
 
人们称其为“国学大师、流浪大师、金句大师”,他的各式“金句”也在网络上流传:
 
“有人给我钱我不要,我不是乞丐。”
 
“我不是大师,百分百不是,大师要多读书。”
 
“距离浩如烟海的文化本身,我们都是井底之蛙,一定要不断的学习。”
 
“读书要用笔、要配起来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有人说因为你外表可怜所以你捡垃圾,那为什么我捡垃圾不能按照公益的目的捡呢?”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这是过去谁都知道的,现在则是贪官在监牢,一夜愁白头。”
 
花式消费“流浪大师”
 
沈巍极具反差的形象、离奇身世的加成,让不少人嗅到了“商机”。
 
短视频平台上,不少账号以他为卖点,粉丝量在短期内成百上千地上涨;还有网友为他建立了粉丝群,赠他外号“流浪大师”;更有人点评,“他穿上西装就是教授,毫无违和”。
 
“谁发他谁火!”许多自媒体、主播从安徽、山东、北京等地纷纷赶来,拿着自拍架、横着手机,蹲守在沈巍栖身之处。
 
 
据现代快报报道,仅3月20日,就有多达一两百人聚集在现场,大部分都举着手机在拍摄视频和做直播,这样蜂拥而至的场景已经发生了四五天。
 
现场还不时传来各种怪叫声。有直播的人对着镜头大喊,“看到没有!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这就是大师的风采。”
 
“你不知道,拍的这个视频是可以拿去卖钱的,卖价五百一千的都有。”几位看热闹的小哥闲聊,“你看那个开宝马的女人,带了一支八人的团队来搞直播,据说她在附近的酒店订了三间房,因为他们这附近一家酒店房间价格从两百多涨到四百多。”
 
一位穿着棉大衣的中年男子,甚至大声招呼围观者来看他,因为他是零距离接触 ” 沈大师 ” 的人,身上的大衣可以拍卖。
 
主播给他贴上创业标签,称为了流量。微商则称希望“吸粉”卖东西。
 
 
更有甚者为博取流量,有文章取标题为《“流浪的大师”大揭秘,昔日复旦高材生如何一步步到今天》,为迎合其反差的人设,自媒体造谣污蔑的案例不在少数。
 
虽然这些消息都被沈巍本人辟谣,然而网红“流浪大师”仍在被持续消费。
 
把“流浪大师”当网红,这些追随者是不是“病”了?
 
视频拍摄者、主播都在津津有味地展示着“流浪大师”的衣着、头发。这样追“网红”,已经成了病态。有人平常不看历史,却不远千里赶来看“大师”,一副虔心受教的样子;有人好像很关心“流浪大师”的境遇,却未经授权运用他的肖像、公开人家的隐私,一点不尊重人。
 
在很多人眼里,“流浪大师”不过是一个新型“网红”。相比于抖音、快手那些千篇一律的“网红脸”,“流浪大师”是流量消费的特色菜,风格另类,在“海草舞”的世界里脱颖而出。谁能拍到“流浪大师”,传到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至少可以涨粉到1000以上。
 
放眼现在追“网红”的发展趋势,一个奇怪的噱头就能引起病态传播。那些疯狂追“网红”的人到底在追什么?他们像嗑了药一样,陷入了集体癫狂。
 
来源:综合红星新闻、北京日报微信公号、北京晚报